設計師須了解的特殊印刷加工
想讓印刷品更有互動感、嗅覺記憶或觸覺立體度?本篇彙整四種最常見的 特殊印刷加工:刮刮膜印刷、香味印刷、夜光/隱形印刷與點字印刷(含UV點字)。 你將一次掌握其原理、限制、適用情境、設計規格與成本評估,並附上實際圖解,方便設計與發包。
技術 01 刮刮膜印刷(Scratch-off)

刮刮膜是先在承印物上印製「欲遮蔽的資訊」,再以遮蔽油墨或刮刮膜層覆蓋, 最外層乾燥後形成可被硬幣、刮片刮除的塗層。常見色為 銀色最通用、金色與銅色;也能依專色客製。
- 應用:活動序號卡、優惠券、抽獎卡、密碼遮蔽、教育教具。
- 遮蔽層下方建議先上 光油或PP,避免刮除時損傷底圖。

- 遮蔽層建議實心色塊,不要做極細小文字;最小正文字級數≥ 6 pt。
- 刮除區與非刮除區留 1.5–2 mm 安全距,避免邊緣翹起。
- 若要局部刮除圖形,可搭配刀模或網版分色,避免鋸齒。
技術 02 香味印刷(Microencapsulated Aroma)

香味印刷將香氣粒子以微膠囊包覆並混入油墨中,當表面受摩擦、擠壓或溫度變化,膠囊破裂釋放香味。 常見香型含蘋果、西瓜、葡萄、咖啡、草莓、桃子、紅茶與冰淇淋等,也可客製品牌香。
- 最適合:雜誌試聞貼、化妝品/香氛小卡、食品包裝、香味貼紙、DM。
- 印刷層需較厚膜量以容納膠囊,並避免大量水洗或酒精摩擦。

- 以 局部上味 為主,嗅覺焦點更明確且更省墨。
- 若需覆膜,選擇霧膜或局部不上膜,避免封住香氣。
- 衛生用途請確認香料等級(食品/化妝品級),並加貼注意標示。
技術 03 夜光/隱形印刷(Luminous / Invisible)
兩者皆把可發光或可見光變色顏料加入油墨。夜光印刷可吸光後在暗處發光;隱形印刷則在自然光下透明, 需以UV/紫光照射才會現形,適合做防偽與互動。

- 夜光應用:兒童書封、門票與腕帶、活動貼紙、包裝彩蛋、指引標示。
- 隱形應用:門票/證件防偽、會員卡、活動尋光解謎、藏彩蛋文案。
- 夜光粒徑較大,不建議 4pt 以下細線;大面積需考量乾燥時間。
- 隱形層在一般光下幾乎透明,請安排二次互動提示(例如「用UV找答案」)。
技術 04 點字印刷(Braille / UV Emboss)
傳統點字靠打凸模具與厚紙壓印;現今能以高黏度UV點字油墨疊印成半圓凸點,達到約 250–300 μm 的高度,量少也可做,且可雙面或多材質(紙張、PVC、PET)。

- 交期短、製作彈性高,不必開金屬模具。
- 耐久度佳,適合標示導盲與障礙者資訊可近性。
- 可與資料合併列印(變動資料)或搭配數位印刷。
- 點徑需符合國際/在地點字規格;建議先提供 曲線向量 檔。
- 軟質紙張可能回彈降低高度,建議 250g/m² 以上卡紙或改用PVC。
實務指南 設計規格 × 成本 × 打樣
- 打樣先行:特殊油墨對紙張、塗層、覆膜相容性差異大,務必先做單張實測(含耐刮、耐磨、氣味持久、發光時效)。
- 紙材選擇:粗紋非塗佈紙較能抓住厚膜量(香味、點字);夜光/隱形則以塗佈紙顯色更穩定。
- 覆膜策略:刮刮膜底圖建議上光或貼PP;香味層避免全貼亮膜;點字可搭配先覆膜後上字,提高耐磨。
- 上機順序:大多做在四色印後的局部特殊色;遇大面積夜光/隱形需延長乾燥時間與放數。
- 成本構成:含特殊油墨/藥劑、疊印次數、版費(若為網版/凸版)、人工與質檢。一般比標準四色額外增加 10–60% 不等。
- 法規安全:若接觸食品、兒童用品、化妝品級包裝,請確認油墨符合相關標準(如不含特定可遷移物、通過重金屬與VOCs規範)。
FAQ 常見問題
Q1. 刮刮膜會把下方圖案一起刮掉嗎?
正確工序會先在底圖上方加一道保護光油或PP,再上刮刮層;正常摩擦僅會去除遮蔽層。
Q2. 香味印刷多久會沒味道?
與膠囊粒徑、膜量與保存條件相關。一般 DM/小卡在未大量摩擦下可維持數週到數月,包裝類可透過局部上味延長壽命。
Q3. 夜光與隱形可以一起做嗎?
可,但須分層上版並留足乾燥時間,並評估最終厚度與表面手感,避免影響後續貼膜或摺紙。
Q4. UV點字的高度能到多少?
以多次疊印可達約 250–300 μm。若需更高且大量,建議改用模具打凸或材料改為PVC。
🔎 關於本文
內容由 麥印刷 Mind to Print! 編輯部整理,綜合實際生產經驗與材料商規格,提供可落地的設計與發包建議。若想了解更多印刷技術知識或安全印刷應用,歡迎透過 LINE 官方帳號 聯繫我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