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殊印刷加工介紹
特殊印刷能把平面設計做出立體觸感、絲絨質感或視覺動態,是品牌進階化與包裝升級的常見武器。
本文以五種常見作法為主軸,統整「原理 × 檔案設定 × 紙材選擇 × 成本與交期 × 常見坑」,並附上圖解與真實應用情境,協助你把靈感轉成可落地的生產規格。
本文以五種常見作法為主軸,統整「原理 × 檔案設定 × 紙材選擇 × 成本與交期 × 常見坑」,並附上圖解與真實應用情境,協助你把靈感轉成可落地的生產規格。
方式 01 UV 印刷|高光澤、快乾、不易掉色

原理與效果
- 以紫外線光源照射,使含光引發劑的 UV 油墨瞬間交聯固化。
- 表面形成硬度較高的薄膜,呈現亮面、抗刮、耐髒汙的質感。
- 可局部上光(局部 UV)或全張上光,亦能做霧面 UV、砂面 UV 等質地。
適用材質與應用
- 銅版紙、合成紙、金屬紙、PP/PET 貼合紙、名片、貼紙、精品外盒。
- 需要重點高光的視覺:Logo 區塊、產品照片、局部圖紋。
檔案與製程設定
- 局部 UV:請以 100% K 單色 繪製專色版,命名為「UV」。
- 字粗、線粗建議 ≥ 0.25 mm;細字或網點不建議作局部 UV。
- 若與彩色印刷疊印,建議做 0.15–0.2 mm 背景縮小(Trap) 以避免崁白。
時程與成本
- 交期:多半 +1 工作天(大量或多次上光另計)。
- 成本:以上光面積與次數計價;局部小面積較有成本效益。
小撇步:大面積滿版改成「主視覺+留白」搭配局部 UV,視覺更聚焦、成本也更好掌握。
方式 02 引皺印刷|做出肌理紋理的特殊觸感

引皺印刷是把 透明或半透明 UV 油墨 進行不同能量的光固化,讓表面張力差造成微縮與起伏,產生如砂面、皮革、布紋等肌理。用在高階包裝、質感書封、酒標,能以低面積創造高手感。
設計與紙材
- 基材越平整、越有光澤(如銅版紙、金屬紙、PP),紋理越明顯。
- 可搭配金、銀、局部霧膜產生多層次肌理;避免粗糙非塗佈紙。
檔案與注意
- 以 專色版 標示引皺區,面積過大會產生不均的視覺波紋。
- 建議避開 6pt 以下細字;若要壓紋路徑,線寬 ≥ 0.3 mm。
常見坑:與燙金重疊時,若先燙後引皺,金屬膜可能被拉裂;建議先引皺後燙金,並留 0.2 mm 安全距離。
方式 03 浮出印刷(Thermography)|非打凸也能有立體字

浮出印刷(又稱 Thermography 或 Virko Printing)是把 黏著劑 印在需要立體的區域,撒上會受熱膨脹的粉末並加熱,粉末黏融後形成一層 圓弧立體 的透明浮面。與打凸(Emboss/Deboss)相比,無需製版,成本與交期更友善。
適合做什麼
- 名片 Logo、短字標題、證書字樣、邀請卡點題效果。
- 不適合大面積滿版或超細長線條(易破裂或凹凸不均)。
設計規格
- 字級 ≥ 8pt、線寬 ≥ 0.3 mm;盡量避免 10% 以下網點。
- 若搭配彩色底,請做 0.2 mm 鹹邊(Trap) 以免溢邊露白。
與打凸怎麼選?需要 正背皆平整、少量快速就選浮出;若追求 紙張變形的高級凹凸感,且能接受製版費與交期,選打凸/打凹。
方式 04 植絨印刷(Flock Printing)|把「布料感」種在紙上

植絨是在指定區域先上膠,再以 靜電場 讓微小纖維「直立」黏附於表面,形成如麂皮、天鵝絨般的觸感。可做局部 Logo、圖形條紋或整塊面積,常見於香水外盒、禮盒襯托、書衣局部質感。
材質與顏色
- 絨毛顏色多、長短粗細近百種;深色更顯層次,淺色較易染汙。
- 基材以 厚紙板、灰銅紙、貼皮紙 最穩定;薄紙易捲翹。
生產與耐用性
- 耐磨度看膠種與絨毛密度;建議加做保護套或避開常摩擦邊角。
- 交期:通常 +2~3 天;成本跟 面積+顏色數+絨毛規格 相關。
常見坑:植絨覆在折線上容易爆裂或掉絨;請把折線區域留白,或先壓線再植絨並預留 1.5–2 mm 安全距。
方式 05 3D 立體印刷(Lenticular)|從不同角度看到不同畫面

Lenticular 以 柱狀透鏡片 疊合多張影像,達成翻轉(Flip)、動態(Animation)、景深 3D、變色等效果。廣告卡、影視海報、兒童產品常見,能大幅提升吸睛度。
前期準備
- 建議 一開始就以專業相機或 3D 渲染 拍攝/輸出素材,避免後期硬轉。
- 影像需依鏡片 LPI 進行 交錯分條(Interlace);解析度與對位尤為關鍵。
材質與規格
- 常見鏡片:PP/PET/PVC;厚度影響視差深度與視距。
- 小尺寸卡片用 60–100 LPI,高掛海報用 20–40 LPI。
排版建議:把主體元素置於鏡片的「最佳視距」上,避免文字跨越視差邊界;必要時為文字另做靜態區塊。
FAQ 常見問題(可展開)
局部 UV、燙金、打凸可以同時做嗎?順序怎麼排?
可以,但建議順序:印刷 →(引皺/局部 UV)→ 燙金 → 打凸/打凹 → 裁切。若要讓金屬邊緣更乾淨,局部 UV 與燙金請預留 0.2 mm 安全距。
浮出印刷的字容易被壓扁嗎?
浮出層是熱融樹脂,硬度比 UV 低,長期摩擦或疊放重物會稍被壓平。建議用在 小面積重點,裝箱時加上隔板或吊卡保護。
植絨會不會掉毛?如何延長壽命?
正常使用不會明顯掉毛,關鍵在膠種、絨毛密度與面積。避免在折線、邊角大面積植絨;長期陳列建議加透明防塵套。
Lenticular 想做翻轉+3D 同時呈現可行嗎?
可行,但互相牽制:翻轉張數越多,3D 景深會受限。常見折衷是 2–3 張翻轉搭配淺景深。
🔎 關於本文與服務
本文由 麥印刷 Mind to Print! 編輯整理,依多年品牌與包裝專案經驗,彙整五種常見特殊印刷的工藝重點與量產注意。
若想了解更多印刷技術知識或安全印刷應用,歡迎透過 LINE 官方帳號 聯繫我們,提供打樣、選材與版面優化建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