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同印刷的網點

你在放大印刷品時看到的小圓點,就是構成色彩與層次的網點
不同印刷方式(平版、凸版、網版)與不同網點類型(AM/FM/複合式),會帶來完全不同的質感、銳利度與穩定性。本文用設計端能執行的語言,把「網點角度、線數、紙材與油墨」如何共同影響輸出結果,一次講清楚。

PART 1 平版印刷的網點與角度

多彩印刷(CMYK)會把四色分解成各自的網點,再以不同的角度套疊,避免產生明顯的干涉紋(摩爾紋)。常見的角度配置為 C=105°M=75°Y=90°K=45°(依機台與製程略有差異)。黑版多半放在 45° 是因為人眼對 45° 線條最敏感,能維持文字與邊緣的銳利。

CMYK 網點角度示意

CMYK 網點角度的套疊原理(不同機台可微調,但邏輯一致)。

平版印刷成品與網點放大

平版印刷成品與局部放大:可見等距排列的圓點結構。

PART 2 網點種類:AM/FM/複合式

AM 網點(調幅):點位規則、間距固定,透過「點大小」改變明暗。適應性高、易控墨、不易雜訊,是商業平版的主流。

AM 網點不同面積的對照

AM 網點:從 10% 至 60% 面積的視覺過渡示意。

FM 網點(調頻):點徑近似、隨機散佈,透過「點密度」決定明暗。優點是細節好、較不易起網花;缺點是檢版較仰賴條件控制與演算法。

FM 網點與複合式網點
FM 網點(上)與複合式網點(下):混合兩者優勢,兼顧平滑與細節。

複合式網點(Hybrid):高光與暗部採 FM 提升細節,50% 附近改用 AM 稳定階調,能降低銳利邊界的顆粒感,常用於高階包裝與書籍。

PART 3 凸版 vs. 網版:視覺差異

凸版印刷多見於名片、票券與局部專色,網點密度相對低、線條帶壓印感,視覺較「乾、純、顆粒明顯」。
網版印刷因為油墨膜厚,適合大面積實色或特殊油墨(夜光、香味、刮刮樂等),層次以面積與厚薄變化為主,不強調細微階調。

凸版與網版印刷的網點與質感對照

左:凸版印刷(點大、壓印明顯)。右:網版印刷(膜厚、色塊感)。

PART 4 網點的共同特性與線數觀念

四色分色與網點共通概念

四色分色各有一套版,網點濃度越高顏色越深;多數商印仍以 AM 網點為主。
  • 一色一版:不論方式為何,四色就代表四塊版;專色另計。
  • LPI 與 DPI:LPI(線數)是網點密度;DPI 是影像像素密度。常見搭配:175 lpi ↔ 300 dpi200 lpi ↔ 350 dpi(印前依紙材微調)。
  • 紙材吸墨:銅版紙可用較高線數,未塗佈紙建議降低線數與對比,避免階調掉失。
  • 疊印與疊色:小字細線盡量交給 K 版主導;鮮豔實色可改專色,降低四色套印風險。

PART 5 設計到輸出的實務建議

  • 照片銳化請在最終輸出尺寸處理,避免上版後過銳或起階。
  • 黑色小字用 K=100% 純黑即可;大面積黑可用 富黑(例:C40 M30 Y30 K100),並與印廠確認。
  • 避免在 40–60% 的中間階調放置大片漸層:這是網點最容易看出粗糙的區域。
  • 特殊紙材(如環保未塗佈)建議降低對比、提高中亮階密度,畫面更穩。
  • 若需要去網或改 FM,務必與印廠確認 RIP 與曲線設定,並做一輪試印。

FAQ 常見問題

Q1. 為什麼我的印刷成品出現奇怪的波紋?
A:多半是網點角度與圖像規則紋理產生干涉(摩爾紋)。調整 CMYK 角度或改用 FM/複合式網點可改善。

Q2. 圖片解析度要設多少才夠?
A:請依線數搭配。一般銅版紙 175 lpi → 300 dpi;高階印刷 200 lpi → 350 dpi。過高不等於更清楚,反而增加運算負擔。

Q3. 要做很飽滿的純色區塊,該用 AM 還是 FM?
A:實色大面積以 AM 更穩定;要兼顧細節(如人像肌理)可選複合式網點。

🔎 關於本文

本文由 麥印刷 Mind to Print! 編輯團隊撰寫,彙整實務經驗與印前製程要點,提供設計端可直接使用的檢查清單與調整建議。

合作試印或客製技術諮詢,歡迎透過 LINE 官方帳號 與我們聯繫。

已加入購物車
已更新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