燙金,你最富貴的選擇
隨著印刷科技的進步,印刷品早已不只是資訊傳達工具,更是品牌質感的延伸。 在眾多後加工技術中,「燙金」一直是最能展現高貴、典雅與專業感的選項。 它不僅能強化設計焦點,也能讓作品在光影間散發低調奢華的金屬光澤。
1 傳統燙金

傳統燙金起源於早期以烙鐵加熱金箔壓印於紙上的方式,現今已進化為透過機械溫控與壓力精準轉印的專業技術。 其核心為「轉印技術」,將電化鋁箔上的膠層與金屬層,在高溫高壓下轉印到紙張表面,形成閃耀金屬質感。
優點是光澤飽滿、立體感強,能帶出厚實的高級感,非常適合名片、禮盒包裝、邀請卡等。 不過,若面積過大或線條過細,可能因壓力不均導致微小瑕疵。
2 數位燙金

數位燙金是傳統燙金的延伸技術。 不需製版,而是透過數位印刷機以碳粉吸附金箔,再以溫度固定。 由於省去製版時間,非常適合少量印製、個人化商品與快速打樣。
但因未經金屬版壓印,手感較平滑,缺乏傳統燙金的凹凸層次。 同時對紙張的平整度與溫度控制要求較高。
3 冷燙

冷燙金與熱燙金完全不同,它在製程中不需高溫或壓力。 是透過在紙上先印上「冷燙膠」,再將金箔直接附著於圖案上,最後經 UV 固化完成。 此法可與四色印刷結合,創造出複合色金屬光澤,甚至能呈現漸層與霧面效果。
冷燙製程短、可先燙後印,表現方式更靈活。 不過對紙材要求嚴格,建議使用塗佈銅版紙或專用燙金材質,以確保附著性與色澤穩定。
4 三種燙金比較

- 傳統燙金:需製版,效果立體、有壓印感。
- 數位燙金:無需製版、彈性高,適合少量印製。
- 冷燙:可與四色印刷疊色,色彩最豐富。
無論是追求手感層次的傳統燙金、靈活快速的數位燙金, 還是能創造金屬漸層的冷燙工藝,燙金的美,始終來自光與壓的藝術平衡。 透過正確選擇加工方式,能讓印刷品從平凡中閃耀出獨特的品牌語言。
📚 關於本文與專業出處
本文由 麥印刷 Mind to Print! 編輯團隊撰寫,並由具有十年以上燙金加工經驗的 印後製程顧問 審稿。內容根據實際印刷流程與材料測試撰寫,適用於印刷設計師、品牌主與行銷人員參考。
想了解更多燙金效果與紙材搭配,歡迎透過 LINE 官方帳號 聯繫我們,或直接瀏覽產品頁面: 黑卡燙金名片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