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樣的兩種方式
打樣是印刷前確認設計、顏色與後加工效果的重要步驟。 常見的打樣方式有兩種:「數位樣」與「機上樣」。 本篇將帶你認識兩者差異、適用時機與費用構成,幫助你選出最合適的印前方案。
01 兩種打樣方式的差異

機上樣: 比照大貨實際製程印製,使用與大貨一致的印刷媒介(如紙張、印法、後加工),整體流程實際跑一遍,費用較高但最接近成品。
數位樣: 以銅版紙搭配噴墨或雷射模擬印刷方式製作,主要用於確認內容,顏色僅供參考,製作快速且費用低廉。
| 項目 | 數位樣 | 機上樣 |
|---|---|---|
| 材質 | 僅限銅版紙 | 可任意指定紙張 |
| 印刷方式 | 噴墨 / 雷射 | 依實際印刷設定 |
| 主要用途 | 校對內容、參考顏色 | 確認加工效果、印媒適應性 |
| 流程 | 快速簡單 | 複雜且含後加工 |
| 預算 | 費用低 | 費用高 |
02 什麼印刷品需要打樣?

適合使用數位樣:
- 符合印刷規範的常規印刷物(DM、名片、卡片等)
- 需快速核對內容或色稿的印刷品
適合使用機上樣:
- 開獨立版的特殊印刷物
- 含燙金、上光、打凹凸等後加工項目
- 需觀察印媒適應性或顏色覆蓋效果者
03 為什麼機上樣費用高?
機上樣需完整跑一次印刷製程,因此包含以下成本:
- 上機與校車費: 實際印刷前的校色與調整即是一筆費用。
- 紙材成本: 依紙種與磅數不同價格各異,厚紙成本更高。
- 後加工累加: 燙金、上膜、局部上光、打凸凹等項目皆為額外計價。
一般而言,加工越多、耗損越高,最終費用也會隨之上升。

04 常見問答 QA
Q1:打樣有哪些方式?
主要有兩種:數位樣與機上樣。
Q2:什麼印刷品可以打樣?
只要符合印刷規範的印刷品皆可打樣,尤其是有獨立版或後加工者更建議印前製作。
Q3:數位樣與機上樣差異?
數位樣以模擬方式噴墨印製,顏色供參考;機上樣依實際流程跑印,呈現最接近成品效果。
Q4:為何機上樣費用高?
需實際開機與校車、紙材成本與後加工累加,整體製程完整模擬,因此成本較高。
🎨 關於本文與專業出處
本文由 麥印刷 Mind to Print! 編輯團隊撰寫, 內容整理自實際印刷產線與打樣經驗, 涵蓋數位樣與機上樣的製程比較、成本估算與常見問題。 若想了解更多印前流程或客製印刷建議, 歡迎透過 LINE 官方帳號 聯繫我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