鬼影的4種解決方式

鬼影(Ghosting)是平版印刷常見瑕疵。根據成因可分為兩大類:工藝鬼影機械鬼影。前者多與油墨乾燥/塗佈條件相關,後者與設計版面、供墨供水與滾筒設定有關。下文用圖解與步驟,帶你快速判讀並排除。

先搞清楚 鬼影的兩種成因

  • 工藝鬼影:油墨在乾燥過程的化學/物理效應造成,常見於「無塗佈紙印亮光油墨」或「有塗佈紙上印壓光油墨」。出現時多不規則,成因在材料與油墨,可用局部上光遮蔽/平衡視覺差異
  • 機械鬼影:又分為「機器設定」與「缺墨排版」兩類。可透過版面優化、供墨供水與間隙調整、或改變版向來修正。

方法一 版面設計讓圖文分布更均勻

鬼影排除方法一:多用圖片與漸層,避免大面積滿版色塊造成缺墨鬼影

多用圖片/漸層,避免大片純色滿版。

盡量使用照片、紋理或網點,減少整面100%純色塊;若必須滿版,建議分割為多個區塊或加入細節元素,讓各區域的耗墨量更平均。

方法二 比對哪些版面更容易產生鬼影

鬼影排除方法二:版面結構比較,左側大片純色易鬼影,右側分區紋理較不易

左:高風險/右:較安全。
  • 大塊純色靠近咬口或墨輥邊緣 → 易鬼影
  • 以線條、網點、分區排版分散耗墨 → 降低風險

方法三 調節印刷機(水墨平衡與滾筒間隙)

鬼影排除方法三:示意調整計量輥與串水輥距離以修正供水量

降低供水、恢復油墨轉移效率。
  • 檢查計量輥 ↔ 串水輥間隙,過大會造成供水過多、油墨被乳化,轉移效率下降而出現鬼影。
  • 同步檢查墨輥壓力、版滾間隙、滾筒清潔度,必要時依機型手冊微調。

方法四 旋轉版面 90°(變更咬口方向)

鬼影排除方法四:旋轉90度後由平行改為垂直於墨輥的排版

比較圖:未旋轉易鬼影;旋轉後沿墨輥方向分佈較平均

改變版向,讓墨輥能更及時補墨。

❓常見問答(FAQ)

Q1. 我遇到的是工藝鬼影還是機械鬼影?

若在特定紙材+特定油墨(如無塗佈紙×亮光油)才會出現,且乾燥後才看見,較可能是工藝鬼影;若換紙/改版面/調機即可改善,多半屬於機械鬼影

Q2. 只靠設計能完全避免鬼影嗎?

設計能顯著降低風險(方法一、二),但無法處理油墨乳化或供水過量等機械問題,仍需印刷端配合(方法三、四)。

Q3. 工藝鬼影可以後製補救嗎?

可考慮局部上光、改變表面塗層或更換油墨體系以掩飾對比;源頭最佳化仍是更換紙材/油墨或調整烘乾條件。

Q4. 有滿版深色一定會鬼影嗎?

不一定。若墨輥壓力、水墨平衡與補墨回應良好,並搭配分區/紋理的設計與合理走紙,滿版亦可安全生產。

Q5. 改版向需要注意什麼?

確認印版尺寸與機台咬口限制;旋轉後需重做落版與對位標記,並重新評估走紙方向與紙紋。

🎨 關於本文與專業出處

本文由 麥印刷 Mind to Print! 編輯團隊撰寫,彙整實際產線經驗與教育訓練教材,並結合典型機台調校流程(滾筒間隙、水墨平衡、落版優化)。
若想了解更多印刷技術知識或安全印刷應用,歡迎透過 LINE 官方帳號 聯繫我們。

已加入購物車
已更新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